- 张玉强;孙淑秋;
全球海洋治理实质是各参与主体海洋话语互动过程。中国海洋话语体系建构直接决定了中国海洋话语的质量及影响力,对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球治理理论、话语权理论、国际传播理论以及系统论等理论,面向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海洋话语体系应由海洋话语主体、话语对象、话语指向、话语内容、话语形式、话语平台和话语反馈等七个要素构成,充分发挥各自功能并形成良性互动是提升中国海洋话语体系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2021年01期 v.38;No.163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峰;陈光硕;
本文从国际公约、国内政策法规两大维度对当前绿色航运政策与法律制度的实施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就绿色航运国际公约而言,主要存在综合配套机制缺乏,技术标准设定过于超前,公约的实施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未来可能构成"绿色航运壁垒";就国内绿色航运政策法规而言,主要存在老龄船、超龄船淘汰执法层面不统一,低硫油使用激励性政策不足,LNG船舶营运体制障碍以及港口岸电设施建设奖励机制缺失与执法不严等问题。我国应当积极参与绿色航运技术研发合作,参加国际规则的制定,谨慎加入或实施绿色航运国际公约;同时从统一执法联动机制,出台激励性补贴机制,明确主管部门职能,增设强制性措施等多个方面予以破解。
2021年01期 v.38;No.163 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7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殷文伟;陈佳佳;
海洋城市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缩影,历经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海洋经济试点城市和海洋经济强市再到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三个阶段。新时代,我国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意义重大。从海洋地理、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科技和海洋文化等核心要素来考察,浙江具备较全面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条件。为此,浙江应先行建设海洋文化要素,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体系,持续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逐步建构海洋治理模式,迅速集聚海洋创新资源,为我国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样板。
2021年01期 v.38;No.163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下载次数:5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史文;
在"语言学转向"的浪潮下,"图像转向"在人文学科领域已经初现。本世纪以来,随着视觉技术的发展,图像在文化领域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图像性与文学的耦合在新诗这一文体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新诗相对于旧诗,韵律削弱,而长短句、分行、汉字字形、排版等视觉性元素增加,"造型"成为新诗文体的一大特征,对诗意起到了重要的召唤作用。而在阅读新诗时,"读"与"看"两种行为常常会产生矛盾,读诗与看诗的碰撞与合作成为读者体会诗意的新方式。
2021年01期 v.38;No.163 49-5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宇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发展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6年的初步探索阶段,1977—2000年的恢复发展阶段和2001年至今的深化拓展阶段。初步探索阶段,古诗词选编还未形成完整体系,对学生主体关注较弱;恢复发展阶段,古诗词容量得到扩充,选编质量有所提升;深化拓展阶段,古诗词选编标准化、人文化特点突出。总体来看,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呈现不断完善的态势。展望未来,古诗词选编应从树立整体文学史观念、关注多元古典审美体系、对接现代教学理论诉求三方面构建更为成熟的标准。
2021年01期 v.38;No.163 5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廖燕;
物理空间具有时间所没有的画面感与动作性,亦可表现人物的生存境遇。卡夫卡小说呈现了许多典型性的物理空间,如城堡、法庭、法门、铁笼及地洞等。这些物理空间既具有象征意味,又是自主言说的主体。小说中的物理空间体现为私人空间、过渡空间与公共空间三个领域,具有压抑感、延展性与隐喻性的特点。物理空间的构建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社会历史和情感的载体以及人物活动的场域共同参与文本书写,促进了文本意义的生成。
2021年01期 v.38;No.163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傅纪良;王裕桂;黄永良;
运用教学实验和案例分析等方法,结合浙江海洋大学"浪尖上的海洋体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综合分析了以MOOC教学为平台的海洋体育特色课程群的建设路径。研究表明,浙江海洋大学"浪尖上的海洋体育"课程群建设结合学校地处海岛的地域优势和鲜明的海洋办学特色,挖掘体育特有的育人功效,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实践平台上突破了传统体育教育模式,达到了特色课程实践育人效果,为建构有效结合地域优势、专业特色和慕课教学的特色大学体育课程范式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借鉴。
2021年01期 v.38;No.163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9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翁妮尔;程继红;
人文通识教育一直是大学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目前国内人文通识课程设置多偏重于理论人文、经典人文和知识人文三个方面。本文以浙江海洋大学人文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为例,分析其以技艺为主的实用人文通识课程设置理念、策略、体系、开发途径以及成效推广,为高校人文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2021年01期 v.38;No.163 80-8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真真;
中国大陆目前拥有7所办学层次为本科的以海洋命名的高等学校,肩负了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跨越的海洋人才培养的重任。本文选取2017—2018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发现7所高校都坚持发展海洋特色、服务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生师比高、拥有博士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偏低、教学资源不均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师教学投入有待提高、专业学科需要优化调整等问题。面向"十四五",高等海洋院校应锻长板、补短板,加强中华海洋精神培育、跨学科交叉融合、海洋实践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
2021年01期 v.38;No.163 8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梦扬;
具备强有力学校领导力的校长是一所学校办学成功的关键。转换型领导力理论对学校领导力的培养可以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本文从具有挑战性的校园环境、学校内部的要求以及学校外部的要求三个角度论述了学校领导力培养的迫切性,全面分析了转换型领导力的内涵,重点阐释转换型领导力的四个特征即鼓舞性激励、个性化的关照、智力的刺激和理想化的影响,并且基于转换型领导力理论提出了学校领导力的培养途径。
2021年01期 v.38;No.163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