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传香;
在国际海洋划界中,陆地统治海洋原则早期已作为习惯国际法得以确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要求相关国家间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的界限应在《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所指国际法的基础上以协议划定,以便得到"公平解决"。与此同时,国际司法机构和准司法机构在其司法实践中强调海洋划界判决或裁决结果的可预见性与确定性。晚近,国际海洋划界司法实践趋向将上述原则融合,并且逐渐形成了国际海洋划界的一般性实体规则。如何在提高划界结果的可预见性与确定性和保证划界"公平解决"之间寻求平衡,将是国际司法机构和准司法机构面临的重大挑战。
2020年04期 v.37;No.160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峰;
康熙三十二年(1693,日本元禄六年),一条日本商船遭风漂流至舟山群岛,受普陀山僧众救助。文章运用日本漂流民相关档案史料,对普陀山地方史志关于该事件的记载进行修正,并通过对档案史料中相关地点、人物及商船情况进行考证,分析康熙年间普陀山社会历史发展状况,提出普陀山—长崎是明末清初中日民间贸易的重要航线,普陀山是当时中日贸易的重要港口。
2020年04期 v.37;No.160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俊华;林晨辰;
浙江位于东海之滨,海洋资源丰富,海洋在濒海民众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存的浙江竹枝词中有大量关于海洋开发利用的内容,本文以记载最为丰富的海洋渔业为中心,从渔业资源种类、渔业生产活动和海洋饮食文化三个方面管窥明清时期浙江海洋渔业的发展状况。这些关于海洋渔业的记载和描述,是明清时期浙江濒海民众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真实写照,能丰富我们对当时民众生产生活习俗的认识,亦表明竹枝词在研究浙江区域史、海洋文化史中具有巨大的史料价值。
2020年04期 v.37;No.160 14-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叶榅平;毕雅辉;
《民事诉讼法》和《环境保护法》赋予环保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资格后,社会各界对环保组织积极投身实践,以维护环境公共利益怀有很高的期待。然而多年的实践表明,环保组织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举步维艰,积极性并不高。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多样,环保组织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是其中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局面,有必要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基金制度,保障环保组织有能力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设立环境公益诉讼基金的模式主要有政府设立模式和基金会设立模式,在我国选择政府设立模式更为实际、有效。在具体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基金制度时,必须对基金的设立、资金来源、使用范围以及资金监管等问题做出细致规定,保障环境公益诉讼基金合法、有效运转。
2020年04期 v.37;No.160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王倩;
公益诉讼说、私益诉讼说、国益诉讼说、混合诉讼说及特殊的环境民事诉讼说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性质的主要学说,其争论点主要在于原告起诉来源和诉讼所保护的法益两方面。鉴于法益包含利益与权利,而权利法定主体的有限性导致其无法应对日益多元的生态要素及环境受损问题,故法益保护说为诉讼性质判断的实质标准。虽依照法益保护说,该诉本质当为公益诉讼,但囿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5条关于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明确规定,将其定性为私益诉讼终为当下的合法解释。由此,修改相关单行法,使之赋予行政机关环境民事公益诉权成为破解该诉性质陷入两难境地的进路,但在此之前,以现有法律为基准探讨其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衔接问题才是目前在私益诉讼定位下关注其未来发展的现实路径。
2020年04期 v.37;No.160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俞萍;
旅游目的地情感形象是游客对该地的偏好程度。文章采用网络大数据的文本内容分析方法,以舟山旅游地为例,研究分析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情感形象评价。结果表明:(1)游客对舟山旅游目的地以正面、积极的情感评价为主;(2)普陀山获得的正面评价比例最高;(3)正面情感评价主要来自于游客对舟山的旅游资源要素的肯定和偏好;(4)负面评价主要来自于舟山旅游的门票收费、交通排队和滨海环境。据此,舟山旅游地应有相应的发展和完善的措施。同时,游客在舟山的旅游活动仍较为传统,更高需求层次的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旅游活动尚需探索和发展,这是舟山旅游地未来旅游产品设计和营销的重点。
2020年04期 v.37;No.160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信国;林巧;肖威;
"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这一论述为加强舟台两地民间信仰交流,实现两地文化融合提供了基本遵循。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自古以来舟台两地民间交流频繁,有着加强两地民间信仰交流的人文优势。从现实的层面来看,两地民间信仰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使双方有着深化交流的迫切需要。因此,进一步提升舟台两地民间信仰交流水平,推动两地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融合。我们需要从突出重点资源,深化民间信仰文化的交往;着力开展文化研究,携手推动民间信仰的传承与保护;统筹规划谋发展,共同打造民间信仰民俗文化产业;加强管理和引导,防止民间信仰活动的宗教化四个方面入手。
2020年04期 v.37;No.160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一民;
古方志中大多设有"选举"一目,按科年记录本地进士等科举人物,对研究区域科举史和文化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目前记载舟山进士信息最为详备的是清光绪《定海厅志·选举表》,但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该志记载的宋代舟山进士信息存在一些错讹,如误收非昌国籍进士,科年讹误、人名讹误等,而且没有区分宋代正奏名进士与特奏名进士。本文依据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和今人研究成果,对《定海厅志·选举表》中记载的宋代进士名录进行考订。
2020年04期 v.37;No.160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玲;
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书店依托价格及配送方面的优势,占据了图书市场的主导地位。在此情形下,实体书店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被赋予拓展当地文化生活空间的职责,有的甚至承载了一个城市时代的记忆,成为独特的城市文化地标。本文基于精神文化与城市关联这一角度,通过对实体书店有形实体空间和无形文化空间的分析,较为细致地阐述了舟山实体书店的发展现状、实体书店与城市形象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舟山实体书店、打造文化空间与城市形象的思路与对策。
2020年04期 v.37;No.160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