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汉利;
三佛齐地处东西水道之要冲,是两宋时期南海强国及东南亚贸易中心。本文以《诸蕃志》《宋史》等文献为中心,结合国际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三佛齐在10至13世纪称霸南海的主客观因素,考察它与宋代中国海上交往情况,探讨三佛齐在中国与南印度、中东海上贸易中所起作用,揭示三佛齐对于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价值。
2017年06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戚文闯;
宁波"争贡"事件是明朝后期发生的一次重要事件,其后中日朝贡贸易近乎中断,走私贸易便乘势而起。而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白银的巨大需求,日本银矿山的新发现,以及不满于"海禁"政策的中国商人的参与也在客观上推动了中日走私贸易的发展。但随着走私据点——双屿岛的摧毁,促使以浙东沿海为中心的走私贸易畸形发展,海商与倭寇合流,进一步加剧了倭寇的猖獗,最终促成"嘉靖大倭寇"的发生。宁波"争贡"事件无疑是其后猖獗的走私贸易和"嘉靖大倭寇"的发端。
2017年06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 黄冕;徐万胜;
2009年南海主权争端激化,恰逢是年日本民主党上台首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坛轮换。然而,鸠山由纪夫下台后,在其继任的民主党菅直人和野田佳彦两任首相任期内日本南海政策却发生了重大调整,由此前较为低调克制的战略渗透逐步转向公开介入,在政策立场、介入姿态和路径手段上都表现出新的变化。究其缘由,寻求缓解对美外交压力、弥合政坛朝野关系、转移国内矛盾以及提振民众支持的国内政治考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凸显出日本国内存在的右倾保守思潮泛滥和对美从属外交路线僵化的根本问题。菅直人和野田佳彦两任内阁在南海政策上的急转弯凸显其短视的战略视野和稚嫩冒险的外交风格,为其后安倍内阁的南海政策运筹提供了干涉的基本范式,并且对中日关系的发展投下了巨大的阴影。
2017年06期 17-2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 王冰冰;
自新时期以来,在日益多元的文化及社会语境中,以少数民族地域的风俗及生活作为表现对象的作品愈发多见。本文选取了几部由汉族与少数民族女作家创作的、题材相似的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比较阅读,以期发现"汉写民"现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对于写作者来说如何跨越自身文化的疆界与阈限,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如何尝试消解、重建、拓展文化疆界的问题。
2017年06期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赖丹琪;
从后殖民语境出发,奈保尔的《重访加勒比》旅行写作具有矛盾性与复杂性。一方面,它深受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旅行写作传统的影响,并且具有传统民族志式观察角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了殖民话语的叙述策略。另一方面,它对加勒比地区殖民地人的"模拟"、缺乏历史感、缺失文化创造等问题的批判构成了奈保尔旅行写作的表述原创性所在。此外,奈保尔的独特文化身份所带来的内外双重视角也赋予他的加勒比旅行写作一定的客观性。
2017年06期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 ] - 汪素琴;胡建次;
启功《论词绝句二十首》,在论说方法与特点上,擅长摘录词人名句入诗,善于结合词人生活际遇论词,且在内容上常评论词作特质与词人历史地位。在词学观念上,赞赏真情实感之作,批评矫揉造作之词;称扬气格深厚之词,贬抑风格柔靡之作;论词以"清"为高。启功的论词绝句具有融承继性与创新性于一体的特点。
2017年06期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