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海洋文化研究

  • 民国初期青年学生对西沙群岛的认知及主权的维护

    郭渊;

    国人对于西沙群岛的认知和权益的维护,进入二十世纪初叶后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主要是青年学生对南海疆域的宣介和研究,在启迪民智、扩大对西沙群岛的社会认知上起到了一定作用。在"西沙事件"中,学生群体通过发表宣言和示威游行等活动,反对日人侵夺西沙权益,引起了琼崖社会各界及外省琼崖人士的共鸣和支持,南北报刊纷纷予以报道,使运动走向了全国,地方政府被迫做出让步。该运动使国人认识到西沙群岛地缘位置的重要,即群岛的得失关系到中国南大门的安危,这在一定意义上又是一次主权维护的教育运动。然而因学校地理教材的编纂欠缺,对青年学生认知南海疆域产生了一定误导作用。

    2016年05期 v.33;No.137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普陀山高僧文化的羽缁清流属性

    倪浓水;

    普陀山飘逸清丽的文化风骨,虽然源于普陀山原有的仙道文化传统,但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列代高僧的培育和锻造。千百年来,普陀山高僧辈出。他们都具有一种清淡飘逸的独特风采,隐隐然与名士性情相似、风度相近。这种将佛学修为与隐逸思想融为一体的羽缁清流文化品德,在普陀山代代相传,流芳至今。

    2016年05期 v.33;No.137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三海联动”背景下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李秀辉;姚蕊;

    浙江省"十三五"规划指出努力推进海港、海湾、海岛"三海联动"政策。对兼具海港与海岛双重角色舟山群岛新区而言,该政策的实施对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支持和现实促进作用。在分析政策提出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分别从海港、海湾与海岛三个层面对"三海联动"给舟山海洋地区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推动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思路。

    2016年05期 v.33;No.137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浙江古代海洋文献数据库建设思路初探

    黄洁清;

    浙江古代海洋文献指产生于1911年之前浙江籍人士著述的海洋文献和涉及浙江古代海洋文明的古代文献,本文根据我国海洋古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以浙江古代海洋文献相关的文献资料为基础,确定浙江古代海洋文献数据库的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九个子库,重点解析浙江古代海洋文献数据库总体框架和建设思路。

    2016年05期 v.33;No.137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舟山群岛新区研究

  • 经济功能区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舟山群岛新区所属各功能区的调查与思考

    丁友良;

    我国各类功能区主流的管理委员会体制面临着共性的问题。如其法律地位不确定,与所在地政府的关系难协调,与垂直管理部门的关系难理顺,自身管理难规范等。舟山群岛新区所属各功能区管理体制是我国功能区管理体制的一个缩影,除了上述共性问题外,还有其个性问题。鉴于我国功能区尚未形成成熟的管理体制,要想完全解决功能区面临的所有问题并不现实,我们应从舟山群岛新区的实际出发,在可能的范围内,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尽量从体制上去加以完善。

    2016年05期 v.33;No.137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升舟山群岛新区城市外语能力的对策研究

    汤艳;

    "一带一路"这项伟大事业的推进离不开语言保障,只有语言相通,才能有效沟通,促进彼此文化认同,为经济合作和政治对话创造有利条件。城市的外语能力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要提升城市外语能力,使舟山群岛新区顺利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们应加强地方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探索建立外语人才储备基地以及切实作好舟山国际化语言环境的建设,从而提高城市的软实力,为舟山全面实现国际化奠定基础。

    2016年05期 v.33;No.137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清代浙江衢山岛封禁历史研究

    祝太文;

    清代浙江衢山岛禁自顺治至康熙年间相沿成例,道光后地方数度议开升科未果,光绪初年清廷发觉继续封禁已名存实亡而允开,但遭遇得封禁之利的偷垦民众的反对,清廷镇压反抗为了升科,却终得废弃衢山的封禁成例。清代浙江沿海的岛禁,给海防带来了不利影响。

    2016年05期 v.33;No.137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文学研究

  • 异质同构的自然与女人——论萧红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蕴

    张岚;张雅芳;

    生态女性主义虽然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又是来自西方的一种文化思潮,但是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萧红小说中所表现的女性与自然相同的生命节律,女性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女性与自然互喻性的苦难形象,以及"自然化"的文本特征等,都显示了萧红的小说内含着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蕴,这使得她的作品超越了其身处的时代,具有鲜明的先锋性。

    2016年05期 v.33;No.137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繁花》对城市文学的新拓展

    秦良杰;

    在现代性大潮中,城市文学如何避免表面化的怀旧,沉入历史变迁的深层,抓住细节和经验的真实性、完整性,恢复日常生活的美感,是其今后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繁花》做出了新的拓展。它以熔铸雅俗、文白兼善的语言,书写后革命年代的上海城市记忆,创造了新文学传统中所未见的城市景观。

    2016年05期 v.33;No.137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佳人奇遇》看梁启超的小说翻译观

    陆贝旎;

    作为政治家,梁启超小说翻译观的意识形态特征明显。他选取日本政治小说《佳人奇遇》进行翻译,其目的是要借助政治小说之力来提高国民的政治觉悟,开启民智,救亡图存,将外国政治小说中所宣扬的革命精神和政治主张引入中国,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本文试图通过论述梁启超翻译政治小说《佳人奇遇》的目的和动机,阐释其小说翻译观,并揭示这种翻译观的启蒙现代性意义。

    2016年05期 v.33;No.137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孔家坡汉简《日书》札记

    张林;

    自《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出版以来,屡有学者对孔家坡汉简提出考释意见。笔者在整理者释文的基础上,比对孔家坡汉简图版,并参考各家考释成果,对孔家坡汉简《日书》的释读提出了四点商榷意见,包括字形判断、字义分析及断句等问题。

    2016年05期 v.33;No.137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历史学研究

  • 1949—1950年政府在解决劳资冲突过程中的角色调整

    丁以德;

    解放初,中共中央试图将组建工会和恢复生产结合起来。但干部更侧重于动员工人、组建工会,而工人出于利益考虑和报复资方情绪,在劳资谈判中提出了过高物质要求。各地的劳资纠纷增多,阻碍了恢复生产,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重视。中共调查后决定以劳资协商谈判和签订集体合同方式来解决纠纷。在此方式中,工会代表工人,政府转变为劳资之间的协调者、仲裁者。这种调整促进了组建工会,也推动了解决劳资纠纷和恢复生产。

    2016年05期 v.33;No.137 62-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教育教学研究

  • 涉海高校海洋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张同宽;

    近年来海洋体育运动蓬勃发展,但国内海洋体育教育却相对滞后。国内涉海类高校虽有开展海洋体育课程教育,但尚未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根据海洋体育与涉海专业特点,提出了构建海洋体育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并从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法和教学评价办法等四个维度提出了构建策略,旨在为推进涉海类高校的体育教育改革及海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2016年05期 v.33;No.137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MOOC平台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吕文静;周斌;

    从2010年Udacity平台产生到2012年Coursera和ed X平台的崛起,三驾马车领跑在线教育并引起众多MOOC平台的追随,使"在线教育"这一名词迅速走进人们的生活学习中,并且不断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教育学习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国外MOOC平台的发展现状,究其互联网思维的精髓,并在该精髓的指引下进行国内高校MOOC平台的分析,寻找优势和不足并针对国内地方高校提出应对策略。这对于我国高等院校在这场不可逆转的MOOC数字海啸中如何面对、定位以实现更好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未来的走势与命脉。

    2016年05期 v.33;No.137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科技型创业研究

    朱韬琼;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如火如荼展开的今天,帮助大学生通过创新成果转化实现科技型创业对提高大学生创业质量、促进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后续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大学生科技型创业对于提高地方企业科技水平、促进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拟运用三螺旋理论从高校、企业、政府三个要素切入,分析大学生科技型创业现状及原因并就促进大学生科技型创业提出积极对策。

    2016年05期 v.33;No.137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研究生文献检索课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以H大学为例

    王春秀;

    教学对象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差异,文献检索课亦是如此。本文经过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在整体了解研究生文献检索课开课情况的基础上,结合H大学实际情况,对研究生文献检索课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016年05期 v.33;No.137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信息时代高校档案工作者职业素养的重塑

    周雅琴;童晓风;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当今时代,档案工作的内容以及管理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必然要求档案管理者对自身素养进行重新定位。本文以新形势下高等院校档案建设的信息化为背景,分析研究档案工作者在新环境、新技术的挑战中从自身出发及时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做好职业素养的重塑工作。

    2016年05期 v.33;No.137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