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海洋文化研究

  • 国际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中的污染问题及其法律规制

    翁里;肖羽沁;

    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是各国缓解陆地资源短缺压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展海洋经济效益的需要,然而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中可能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问题及可能引发的国际争端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从目前国际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出发,探讨当前国际法对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中的污染问题的法律规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规制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建议。

    2016年03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 我国国家海洋公园研究进展

    张广海;朱旭娜;

    海洋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海洋公园又是实现海洋生态文明的一种有效形式。我国关于国家海洋公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解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建设实践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但在保护与开发关系研究上总体以定性理论分析为主,缺乏定量方法的运用;建设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功能区空间划分,缺乏海洋公园空间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深入研究;经营管理研究缺乏科学体制的探讨。因此提出加强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加强中微观尺度研究,完善国家海洋公园管理体制,开展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协调研究等对策建议。

    2016年03期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 ]
  • 从王士性《广志绎》管窥明代浙东海洋渔业经济

    周克虎;

    通过对《广志绎》关于浙东宁、绍、台、温地区海洋渔业经济记载的分析可知,这些地区的海洋渔业经济相当发达,对当代渔民的生活水平和价值观都有重要影响。海洋渔业经济是一种不同于陆地农耕经济的经济类型,从事渔业比从事农业风险要大得多,而且远比农业复杂得多。明代浙东海洋渔业经济与商品经济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海洋经济已高度的商品化了。海洋渔业经济中也存在着封建关系,并蕴含有一定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同时,占有大量生产资料的势力之家(船主)在浙东海洋渔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没有或占有少量生产资料的贫民则处于从属地位。

    2016年03期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一战前英国的海权困境与战略布局

    吴昊;

    布尔战争结束之后,英国的海军战略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这些变化表明了英国所拥有的绝对海权优势正逐步消退。此际,英国在19世纪早期的工业领先地位业已丧失,德国在经济、军事领域的崛起极大地撼动着英国的世界主导地位。以何种方式来应对19世纪末期的国际形势,以及如何在新世纪到来之后取得又一个新的制高点,是英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016年03期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舟山群岛新区研究

  • 构筑舟山渔场常态化治理机制研究

    耿相魁;王兴阳;

    东海无鱼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修复治理渔场已成当务之急。笔者在阐明舟山"一打三整治"的主要做法及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一打三整治"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管理常态化视角提出了建设舟山渔场治理长效机制的对策。

    2016年03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 ]
  • 市场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三合一”模式为例

    季扬沁;

    市场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目前,无论在中央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存在各类差异性做法,分而不合有之,"二合一"有之,"三合一"有之,"五合一"亦有之。当然,无论是哪种方式,短时期内允许差异性的合理存在,其目的是为了适当合并不同部门的监管职责,从而提升行政效能和减轻制度成本,以更好的促进市场的发展、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本课题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市场局"三合一"模式为例,研究市场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跟踪其过程、剖析其特征、挖掘其内涵,以期提供可行的完善方案并获得模式复制的可行性。

    2016年03期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0 ]
  • 民国《普陀游记》作者“天风”真实身份考证

    朱燕青;

    文章对民国时期杂志《中华小说界》刊登的《普陀游记》一文作者"天风"的真实身份进行了考证,结合《普陀游记》原文中的文字信息和民国时期的相关文献,从发表时间、同行者的身份等多种角度进行论证,认为天风就是中华书局的创始人之一、民国时期江苏常州籍的学者沈颐。认为《普陀游记》一文也体现出沈颐的民主、科学与海洋权益意识。

    2016年03期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文学研究

  • 《释氏六帖》作为类书和词典的双重性质

    钱汝平;

    《释氏六帖》是后周齐州开元寺高僧义楚编纂的一部仿效白居易《白氏六帖》体例的佛经类书,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佛学类书。文章从《释氏六帖》作为类书和词典的双重性质入手,具体论证了《释氏六帖》在类书史上的意义以及作为佛学典故词典在当代仍然具有的积极作用。

    2016年03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论“寺庙”与王阳明的诗歌创作

    曾硕先;

    有关"寺庙"的诗歌在王阳明全诗中占据很大的比重,这与王阳明倡导心学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与他独特的教育和成长经历有关。其生命意识和人生态度,可从"寺庙"场所相涉的诗歌中得到体现。同时,"寺庙"场所又对其诗艺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了"郁然而忧深,悄然而情隐"独特风格。

    2016年03期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 ]
  • 郭正域诗歌批评研究——以《杜律选》为例

    赵贤慧;

    明代郭正域"博通载籍",创作丰富。其诗歌批评"不媚于大家"、少泛泛之言,多深警之语。主张诗歌创作应该符合"温柔敦厚"传统,同时要神貌合一、形成自身创作特色。这些诗学观念散见于其批点的《杜律选》中。

    2016年03期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 论文学隐喻产生的根源

    施叶丽;

    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语言学、哲学等领域一直把隐喻作为修辞功能进行研究,历时几千年,尤以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才开始关注其认知功能,文章利用认知学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身体隐喻和非身体隐喻两大认知隐喻的起源和发展,探讨了文学隐喻产生的根源是人类本身所具有的隐喻性生物特性,这为文学隐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

    2016年03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 ]

政治学研究

  • 罗尔斯程序正义理论及启示

    黄颜飞;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将程序正义分为三类:完善的程序正义、不完善的程序正义和纯粹的程序正义,在之后的《政治自由主义》中,他提出实质正义、重叠共识等概念,完善了程序正义理论。文章阐述了罗尔斯的程序正义理论及修正,并从对程序的重视、对人的尊重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三个角度谈了对程序正义的看法。

    2016年03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外语教学研究

  • 商务英语信函写作课堂教学的多模态教学模式建构

    卢慧霞;蔡慧萍;

    本研究分析和阐述了商务英语信函多模态特征及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多模态互动教学模式,并以多元读写教学法为基础,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论述了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与实现。

    2016年03期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 ]
  • 群岛新区英语教学中海洋文化的导入及策略

    刘志维;

    为加快群岛新区的发展,舟山急需培养一批能介绍当地风土人情,将舟山的海洋文化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感受"舟山群岛"独特魅力的英语人才。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考虑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在对相应人才进行语言培训的同时必须注重文化因素,尤其是具有群岛特色海洋文化的导入。导入过程中既要注重教师队伍的海洋文化意识培养;又要补充、完善教辅教材的海洋特色文化内容;更需推敲、剖析群岛新区特色方言、切实领会海洋文化内涵。通过这一系列的策略,最终培养出一批能用英语流利介绍群岛海洋文化的人才,从而促进群岛新区的快速发展。

    2016年03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高等教育学研究

  • 大学生“链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

    郭志平;丁艳峰;夏玲娜;

    针对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与专业教育脱节的问题,浙江海洋大学经过实践探索,建立了将专业教育、学科竞赛、创新训练、创业实践整合成链的"链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本文对"链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架构进行了解析,总结经验,探索了一条以学科竞赛和创新训练为链接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016年03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海洋类高校联合实习策划及其效果分析

    马玉心;王健鑫;邓一兵;崔大练;

    海岛野外实践教学是海洋类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2014-2015年多所高校共同组织了两届全国海洋类基地跨区域联合实习。本文介绍了海洋类高校联合实习内容与方案;海洋类联合实习的必要性及益处;跨区域海洋类高校联合实习所取得的成果;海洋类高校联合实习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为海洋类高校野外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提供新的模式,并为其他高校学科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2016年03期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 ]
  •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与借鉴

    徐幼文;

    美国是世界上实行创新创业教育最成功的国家,他们具有长远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完善立体的课程体系、与市场联系紧密并有强有力的保障条件,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值得借鉴。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比较分析,剖析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经验借鉴的视角提出了深化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相关举措。

    2016年03期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