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松滨;
腹地是决定港口成长的关键。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以2001-2013年间福建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内陆省份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为基础,分析对福建最有影响的腹地范围和空间分布,测算了安徽、湖南、湖北和江西四个空间层面的腹地与福建沿海港口成长的关联程度,得出江西和湖南与福建沿海港口的关联度相对较高,为福建扩展港口经济腹地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提出以江西为重点,兼考虑湖南的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策略。
2014年05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 ] - 陈元骊;
整合语言符号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区域文化研究,有助于发掘、保护与整理各地原生的、异质的海洋文化。本研究以海港城市湛江为例,从物语的研究视角,以田野工作的方式收集数据,分析海港文化产品生成的内在机制,呈现区域文化品牌生成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对策。
2014年05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倪浓水;周瑾;
海洋民间艺术主要包括渔民画、渔民号子和海洋剪纸等。这些经过数百年以各种方式进行历史传承的海洋民间艺术,都包含有丰富的产业因素。文章通过对这些海洋民间艺术产业内涵和传承途径的考察,提出政府有意识引导,精心打造高质量的产业品牌,结合文化旅游拉长渔民画产业链,建设产业基地,引导渔民画产业集聚,进一步挖掘文化产业内涵,改善传承路径,使之形成良好的发展前景。
2014年05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耿相魁;耿冰;刘卉芳;陆叶;
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又一重大历史性机遇,必须用好新区平台,借势发力。本文从新区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切入,分析了新区目前打造重要节点所存在的优势,并从实现港口政策的创新突破,打造海上丝路的经贸特区;推进船舶规模化发展,打造国家最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强化航道锚地规划建设,打造海上丝路的重要通道;强力提升物流规模和质量,打造海上丝路的物流天堂;加强旅游文化产品宣传,打造海上丝路的游娱胜地;创新融资平台和投资体系,打造海上丝路的金融中心;推动国际人文交流,打造海上丝路的合作中心等七个方面,探索了利用优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的对策。
2014年05期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 ] - 唐洪森;马震洲;
舟山民营企业多年来以其特有的商业头脑、冒险精神气场,艰辛开发东南亚市场,实际践行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唯受制于各方因素影响,本地民营企业与"东盟"的贸易规模仍然十分有限,特别是直接投资项目更少。开辟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即是推动舟山民企瞄准"东盟"大市场,积极疏通"走出去、引进来"管道,切实壮大本地民企经济实力,使其真正成为"通盟之路"的生力军。
2014年05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楼志新;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舟山群岛渔农村地名的命名方式,不仅具有汉族地名的通用性特征,而且独具海岛特色。从文化学角度分析,舟山渔农村地名的命名方式体现了舟山人民特有的传统心理、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
2014年05期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汤艳;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和马丁的评价系统为理论基础,对舟山渔歌的人际意义从语气、情态和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在语气方面,舟山渔歌涉及陈述、祈使、感叹和疑问等四种常见的语气;在情态方面,舟山渔歌常通过使用具有与情态动词相同意义的形容词、名词、副词等实现情态意义的表达;舟山渔歌在评价的态度方面,情感的使用频率最高;在评价的介入中,它通常使用自言;而在评价的分级方面,舟山渔歌中语势和聚焦也呈现出不同的分布。
2014年05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