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渊;
由于地缘关系,日人于20世纪初侵占东沙岛,晚清政府经过艰苦的主权交涉将其收复。当时上海《东方杂志》向国人介绍了东沙岛的地理状况,记述了晚清政府交涉东沙岛主权的经过,反映出当时国内舆论民心之走向。这在国内舆论界是难能可贵的,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代南海历史变迁的时代特征。
2008年04期 v.25;No.94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武峰;
浙江是中国产盐大省,留存着非常丰富而又多姿多彩的盐业民俗。这些盐业民俗可以分为盐生传说、盐产崇拜、盐业祠祀三个方面,反映了浙江地区在盐的起源、盐的生产以及与盐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这些习俗极具特色,是浙江作为中国产盐重镇的表现。
2008年04期 v.25;No.94 6-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蔡一鸣;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在当今和平时代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能源、资源的竞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何用和平的手段去获取国家对海洋的控制权益,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是我国重要的海洋战略。文章结合马汉的海权论,立足海洋新世纪的发展趋势,论述如何构建当代我国和谐海洋大战略观。
2008年04期 v.25;No.94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罗兵;俞树彪;
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实证分析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面临形势,提出浙江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系统优化的发展路径。
2008年04期 v.25;No.94 16-1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程继红;
黄式三《周季编略》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为研究战国史基本史料之一。黄式三虽作为浙东学派的殿军人物,但《周季编略》对乾嘉史学遗风也有明显继承与发扬:首先《周季编略》与乾嘉史学之考据精神相融,其次《周季编略》与乾嘉史学之细节情怀相通,最后《周季编略》与乾嘉史学之议论特征相合。因此,透过浙东学术"以经明史"、"践履之笃"精神传统与乾嘉史学遗风在《周季编略》中双重表现之个案分析,亦可看出浙东学派在近代以来新的发展趋向。
2008年04期 v.25;No.94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松岳;
中国当代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宏大叙事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范式。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突破了这一范式。一是打破重大题材与非重大题材的区分,选取了"家务事、儿女情"为题材,二是在人物塑造上,知识分子不再是反面或次要角色,而是与工农干部一样成为作品的主角。《我们夫妇之间》专注于被"大历史"所忽略的日常生活,鲜活生动,显示出凡俗人生的普遍性与永恒性,而作者因此而发生的命运逆转,令人惋惜与深思。
2008年04期 v.25;No.94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萍;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文学踏上了现代化的道路,这也是一条革新之路。文体变异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动力和表现之一,许多作家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而丰子恺在散文创作中,也积极寻求创新,融入小说的技巧,使其散文呈现出更好的叙事效果,增强了散文的艺术魅力。
2008年04期 v.25;No.94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孙兴富;
陈三立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和古文家,是"同光体"的领袖人物。本文拟通过参照与其同时代人的论述和其散文创作实践以及对他人文章的相关评语,以史说史,以文论文,归纳出其古文有深厚的家学渊源和传统,取法桐城却不囿于桐城,此外又博采众家之长,蔚然成散原之文,在近代散文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2008年04期 v.25;No.94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楼池蔚;
《诗经》在植物、动物、山水气象、车服器饰等方面描写中运用了极为丰富的色彩词汇,其中蕴含着文化和审美的意味。这些色彩,可以分为富丽之色、淡雅之色和浓郁之色,对后世贵族、文人及平民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8年04期 v.25;No.94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耿相魁;
高拱生活在明朝后期,由于看到用人制度的腐败及其严重后果,在对当时官吏制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非大破格整顿,必不能易乱以为治"的思想,利用自己内阁首辅掌管官吏的职权,大力推行实政用人改革措施,革除长期以来形成的官场弊端,激活已经衰退了的用人机制,提高机关衙门的办事效率,维护正在衰落的封建统治,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效,开创了明代吏制改革的先河,并为后来的张居正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
2008年04期 v.25;No.94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仓林忠;
在古代战争中,经常出现残酷杀戮战俘的现象。古兵家在总结政治军事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善待战俘的策略思想,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毛泽东将优俘政策同无产阶级立场、革命宗旨与其历史任务联系起来,将之作为对敌斗争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方针,藉以改造俘虏,化敌为友,化敌为我。他关于优俘政策的实践与理论,是对我国古兵学军事斗争相关理论的继承、突破和改造,为无产阶级军事斗争的理论与实践作出了贡献。
2008年04期 v.25;No.94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金林;石一民;
中高职衔接体系不完善是影响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专业课内容重复、文化基础课脱节、技能训练课"倒挂"等课程衔接问题上。为此,应采取分类培养和弹性教学,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考试招生方式等对策加以解决。
2008年04期 v.25;No.94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9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0 ] - 包镕;
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在分析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从加大教风学风建设力度,完善评教工作组织体系,完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科学分析评教结果等方面改进高校学生评教,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
2008年04期 v.25;No.94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汪立;黄蕾;
高校课程教学有效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文章依据高校办学定位和功能,针对高校课程教学现状,围绕高校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从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科体系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优化为基础、以学校系统工程建设为依托四个方面探讨实施地方高校有效教学的措施,为高校教学管理建设和教师课程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2008年04期 v.25;No.94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姚丽娜;方志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高校合并,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高校的合并不但包括实物性的合并,而且还包括非实物性的合并,而非实物性的合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就是组织文化的整合。文章从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三个层面分析了高校组织文化整合的基本内容及目前组织文化整合过程中的问题,并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从上述三个层面提出组织文化整合的方法。
2008年04期 v.25;No.94 129-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