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闵泽平;
叶适在思想上欲集诸儒之大成而与朱熹、陆九渊鼎立,在散文创作上他也充分发挥其会通精神,兼收并蓄,荟萃前代古文大家之长而成为南宋文章的集大成者。在文章思想上,叶适力图破除道德、功利与艺术的隔阂;在文章体裁上,他无所轩桎,众体兼擅;在文章风格上,他既发扬了苏轼的纵横奔逸之气,又不乏欧阳修的悠然宛转之风,同时还与苏文之空疏、欧文之冗弱保持一定的距离。他所具有的强烈的批评精神,使其文章“脱化町畦,独运杼轴”,形成了“自家物色”。
2007年01期 13-1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 ] - 韩伟表;
讲史平话与《三国演义》成书的关系十分密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研究者除了在“说三分”、《三国志平话》等相关资料的钩稽、发现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外,也从情节内容、叙事构架、叙述艺术、史诗母题、思想倾向、文化精神等方面对罗贯中创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007年01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 ] - 张岚;
消费主义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有影响力的意识形态,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影响下,中国当下的一些女性创作表现出对物质消费、身体欲望的平面化、世俗化的追求,这可能导致女性重新陷入被消费的文化宿命。
2007年01期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秦良杰;
80年代以来,中国话剧以“舞台假定性”为起点开始了新长征。在先锋试验的潮流中,以林兆华、孟京辉的探索最引人注目。孟京辉戏剧大都得力于拼贴、戏仿手段的利用;林兆华的过人之处则是对剧本“第二主题”的深度挖掘。他们对“假定性”的独特理解,极大地丰富了舞台创作语汇。
2007年01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 ]
- 周亚萍;
采用学习动机策略问卷,研究分析英语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没有显著的关系;高考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在自主学习策略使用方面没有什么差别,但两组在自我效能、内在价值和考试焦虑三个变量上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需要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多加思考和重视。
2007年01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 ] - 冯珍娟;杨敏芳;
以英语学习中出现的正向迁移和负向迁移为例证,分析汉语对学习英语所产生的影响,而重点论述以汉语为母语的思维定势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负向迁移影响,并提出了如何排除母语干扰的若干意见。
2007年01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陶军海;尹景书;马书东;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结果发现,应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确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07年01期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周敏;
从英语学习策略角度出发,调查研究网络英语新闻视听能力及其障碍问题,并研讨网络新闻视听与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信息获取能力,增强网络信息鉴别力,降低学习焦虑,综合提高新闻视听能力。研究问题包括:(1)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新闻视听策略使用现状统计及分析;(2)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视听策略对比差异;(3)调查研究的结果对教学的启示。
2007年01期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 ] - 裘洁洁;
良好的英语水平是高职学生今后工作所应具备的素质之一。有鉴于此,针对高职英语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如何改进目前高职英语教育的对策建议。
2007年01期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 ]
- 施红辉;
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期,为了保证应有的教育质量,必须正确解决如下的问题:大学课程考试及规程的改革,工科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相互渗透,网络视频系统的开发利用,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等等。应该从实际出发,逐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007年01期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 ] - 侯定凯;李晓;
课程综合化理念的发展以“通识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并且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文章围绕大学综合课程的特性与实施价值,综合课程的组织及其开发问题,寻求如何通过“分化的学科知识”与“综合的学科知识”、“内容性知识”与“方法性知识”的统整,使学生在接触高深专门知识的同时拓展视野,融通知识联系,促进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2007年01期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刘煜;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是我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一些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观念、目标、模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造成学生缺乏个性。有鉴于此,需要探讨地方高校学生良好个性培养的正确方向与可靠途径,使他们成为适应我国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2007年01期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金剑雄;金武州;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学生党员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强大的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如何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时代感并加强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是高校党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与学校学生工作相结合,建立学生党支部灵活运行机制与党员继续教育机制,并落实“党建带团建”的机制。
2007年01期 126-128+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徐幼文;
分析比较美、日两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整体框架和就业指导模式的异同,可以看出,无论在就业指导的理念、内容、方法,还是在人员构成、组织结构上,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007年01期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8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