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论群体心态与民主政治的关系──一个民主政治研究的新视角

    黄建钢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仍然处于一个探索阶段,仍然十分容易以一种群体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支配与控制群体行为的群体心态是与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的。由于小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的群体心态具有浓烈的乌合之众和无政府主义的倾向,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摈弃小农意识。

    2002年01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海上丝绸之路──普陀山高丽道头探轶

    王连胜

    普陀山向有日僧慧锷于唐咸通年间请观音像滞留岛上而开山之说,近见宋人记载该山有高丽道头,为通商高丽、日本诸国,舟楫取道候风候潮之地,岛上洞穴峰岭、寺院古迹,皆以观音信仰得名。而韩国学术界亦有普陀山观音像系“新罗贾人”所请,不肯去观音院乃新罗人模仿韩国洛山寺所创之见。其实这些正是唐宋时期中、日、韩三国使节、商贾来往,佛教文化和海洋文化频繁交流所藉普陀山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

    2002年01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普陀紫竹观音及其东传考略

    贝逸文

    普陀山供奉紫竹观音的历史,反映了道教与佛教的融合过程,同时对中韩两国间观音信仰及海洋文化的交流,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2002年01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康熙与普陀山法雨禅寺

    郑学军

    普陀山法雨禅寺建筑格局气势恢宏,至今较完好地保留清代建筑的风格。寺院的几度兴废,说明了“甲于东南”的法雨禅寺复建之艰难,而这与康熙的重视扶持有着重要的关系。

    2002年01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偃王在舟山史迹考

    朱颖,陶和平

    徐姓以国为姓。徐姓氏族原是岛夷族,崇拜鸟图腾。西周穆王时徐偃王因施仁政、不修武备而失国,逃战到舟山群岛。舟山至今仍有不少有关徐偃王的文物、史迹与传说。

    2002年01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湘生平杂考

    詹亚园

    赵湘是宋初重要的晚唐体诗人,而其生平履历却鲜为人知。本文征引《南阳集》等旧籍相关资料,对赵湘的生卒年、行迹、赠官及赵氏迁衢等问题作了考索,初步钩勒出赵湘生平的大致轮廓。

    2002年01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尚情特质

    阮忠勇

    魏晋士人的尚情,表现为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为情感的率真与行为的放诞。尚情的成因自是人的意识的觉醒,而魏晋哲学有关人之“无情”与“有情”的探讨在观念上也对魏晋士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汉末以来的社会风尚、社会心理对士人率性纵欲、任情而行亦具有重大影响。

    2002年01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占有制度与中国民法的发展

    全永波

    占有制度作为物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古罗马时代,罗马法的占有制度为法国民法、德国民法、日本民法等对占有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有关占有是权利还是事实,占有及于何种客体等尚有争议。占有制度对我国的立法完善和司法实践均有重大意义,《民法通则》只规定占有为所有权的权能,《合同法》在买卖合同中对占有制度有了发展,《担保法》却在抵押权的实现中与占有理论有冲突之处。我国正在制订的《物权法》已认识到占有制度的重要性,在先占制度、拾得物归属、善意取得制度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为我国建立完整的占有制度起了铺垫作用。

    2002年01期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论建立非法证据排除原则

    孙洪坤

    非法收集证据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非常普遍,其收集方法与手段均属违法。这种行为与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实现司法公正的宏旨根本相悖。因此,非法收集的证据必须坚决予以排除,从而使法制建设健康发展。

    2002年01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网络伦理的初步建构

    苗伟伦

    网络伦理是人们在电子信息网络上交往的道德准则。它形成于虚拟空间之中,有别于传统的伦理关系。因此,从网络知识与伦理原理的融合上探索并初步建构网络伦理,既是当前网络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又是将来伦理学向信息社会过渡的理论准备。

    2002年01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舟山海岛人群的个性倾向性考查研究

    张义浩,包陶迅,丁芳盛

    本文考查舟山海岛人群的个性倾向性,以及这些倾向性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联系。方法:对220个长期生活居住在舟山海岛的居民进行了个性倾向性调查及相关因素测量。结果:多数舟山人满足于生活现状,35岁以下的青年人对公费学习深造兴趣浓厚,45岁上下的中年人对投资创业的热情不高,在就业方面有明显的求稳心理,对本地投资环境不看好,对发展舟山的认知倾向于依靠地方政府,引进优秀人才,对舟山优先发展的行业,大多数认为以旅游与渔业为主。

    2002年01期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征 培养高校学生的历史责任意识

    翁志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根据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现状及政党执政规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其党建问题而提出的指导思想,要让大学生真正理解“三个代表”的重要意义,只有从时代背景入手,体验时代使命,从而培养历史责任意识。

    2002年01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优化德育环境 营造德育氛围──关于整体育德的几点思考

    俞树彪

    学生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德育环境的制约。高校德育环境分为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内部环境。只有努力优化德育环境,营造德育氛围,形成整体育德的合力,才能做好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

    2002年01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的回顾与思考

    钟凯凯

    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是整个高等教育评价的主体,它包括优秀评价、合格评价和随机评价三种形式,其中合格评价是最主要的一种。十几年来,我国本科教学工作评价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所起的促进作用不可低估。当前,随着形势的发展,如何进一步改进、完善教育评价,笔者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2002年01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课外自选学习的教学论

    宁全新,郑雯嫣

    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规律,并结合当前教学实际情况,力求建构一个《课外自选学习辅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来重组现行课堂教学运行格局。这种模式得益于语言学习系统和弹性教学管理机制的支持与影响,不受教学时空、内容、任务、要求、方式的规约,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真实、直观的语言学习平台和教学手段,使学习者在自律性与强制性相互一体的教学规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2002年01期 64-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周亚萍

    词汇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单词读不准,记单词方法不当,复习不及时等问题。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重视学生的语音教学,提高记忆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并重视泛读教学。

    2002年01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汉语思维模式的负面转移──用英语思维模式写地道英语文章

    邱俏宏

    英、汉民族分属东西两大不同文化体系,由于种种原因,长期来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审美意识,使得英、汉语的写作章法各不相同。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要使学生意识到这一差异,在英语写作中,避免汉语思维模式的负面转移,尽可能用英语的思维模式来布局谋篇,才能写出比较地道的英语文章。

    2002年01期 72-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加强英语教学法课程建设 提高师范毕业生素质

    刘夏芬

    近十年来,我国的英语基础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高等院校师范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教学法这门课程因其直接承担了中学英语师资培养而备受关注,如何面对新的形势,拓宽思路,优化英语教学法课程,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

    2002年01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开展定向运动教学与训练的尝试

    赵开尔

    开设定向运动课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还可增进熟读地图和地理方面的知识,启发智力,培养独立思考、快速反应、果断处事能力,对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和终身锻炼等都将产生全面而积极的影响。通过对大学生定向运动的教学与训练实验研究,为定向运动列入高校体育教材内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2002年01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0 ]
  • 论高校体育课程特色教材的构建

    黄永良,黄文浪,方舒君

    针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材内容“千校一面”的实际,着眼于“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观念的确立,以及学生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期盼,构建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需要和符合高校自身专业特点与区域特色的体育教材。

    2002年01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人本主义在当代的历史性回归──论朦胧诗的价值观及其时代意义

    王巧琳

    经过十年浩劫,否定“文革”时期神本主义思想在文化中的统治,便成为历史的必然。朦胧诗以人的主体性觉醒为核心,为神本统治的终结作出了巨大贡献,开启了启蒙主义思潮的帷幕。今天,要在主体精神与整个社会群体及时代精神的契合点上,考察这一诗潮的精神实质,进一步确认其在当代文学史中的意义和价值。

    2002年01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