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刘丽;
太宰春台是日本徂徕学派经学派的代表人物,著《诗论》以主张诗学复古。其诗论对于明诗复古的批评内涵丰富:一方面,从复古主义诗史观的角度盛赞明七子之诗歌复古为“风雅之后,斯之为盛”;另一方面,又基于创作论的批评视角,批判明诗复古之“务多产”的创作心理与“摭唐人成语,辍缉成章”的拟古手法。太宰春台的明诗复古批评蕴含浓厚的经学色彩,同时体现出崇尚自然的诗学审美思想,“尚自然”的诗歌批评观成为其批判明诗复古之失真的依据。其明诗复古批评观典型地展现了对古文辞学的逡巡,为反观明诗复古之价值提供了一双异域之眼。
2024年05期 v.41;No.185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姜国会;
美国汉学家梅维恒译介了《道德经》《庄子》《孙子兵法》这三部重要的道家经典作品,在译本中运用前言、导论以及注释等副文本为西方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本外知识,为道家经典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作出重要贡献。文章通过考察梅维恒对这三部道家经典的“译”与“介”,发现他为研究而翻译、为翻译而研究,善用副文本进行厚翻译,并持有跨文化比较视野,体现出典型的研究型翻译特征。究其翻译思想,梅维恒在追求忠实传达原文面貌的同时,也注重译文的可读性和读者阅读体验。
2024年05期 v.41;No.185 75-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蒋坎帅;
航海与殖民对近现代英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洋属性也因此成为英国性中不可忽视的特征。英国海洋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这种属性,也使其得以强化和升华。戈尔丁的涉海小说既是英国殖民史的生动写照,也是对逝去“辉煌”的深刻反思,国家认同是贯穿其中的主线与灵魂。在二战后西方信仰危机和思想迷惘的社会背景下,戈尔丁的涉海作品对于凝聚民族共识和提振民族信心具有显著意义。其创作生涯后期《航海三部曲》中的海权书写是对昔日帝国“辉煌”的留恋,终究无法摆脱殖民意识的束缚。
2024年05期 v.41;No.185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王宁;
苏格兰作家阿莉·史密斯的“季节四部曲”小说以脱欧为背景,呼吁人们从单一的国家和民族的特定话语中解放出来,构建世界主义宏大叙事主导下的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史密斯的世界主义理想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处于困境、面临挑战的“他者”,借由“他者”叙事,呈现出有治愈能力的共情世界主义新伦理。在世界主义哲学概念的观照下,“季节四部曲”探讨了认知共情和对话共声在共情培养中的重要性,并从正义和情感等维度书写构建未来共同体社会的美好愿景。
2024年05期 v.41;No.185 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