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雪;
太平洋时空在中西地理学的对话中进入中国,经历了被冠以“东海”“大东洋”等传统地名到确立新译地名“太平洋”的演变过程,反映出国人天下观念的崩解与世界观念的建立。与此同时,清朝使者笔下的大洋风物沾染上西方色彩,孕生出中西冲突的时空体验。甲午战争后,太平洋被文人形塑为列强争夺的战场与侵略中国的通道,浮槎其上的留学生们描绘出狂荡、昏暗的时代象征图景,奏响慷慨激昂的时代潮音。在亡国的刺激下,晚清文人以太平洋为场域,展开中国探索、殖民与征服太平洋的强国想象,寻求崛起于太平洋上的兴国之策。晚清太平洋的文学书写在中国被迫融入世界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可谓极具近代气息的一场海洋书写。
2023年03期 v.40;No.177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田雪;
太平洋时空在中西地理学的对话中进入中国,经历了被冠以“东海”“大东洋”等传统地名到确立新译地名“太平洋”的演变过程,反映出国人天下观念的崩解与世界观念的建立。与此同时,清朝使者笔下的大洋风物沾染上西方色彩,孕生出中西冲突的时空体验。甲午战争后,太平洋被文人形塑为列强争夺的战场与侵略中国的通道,浮槎其上的留学生们描绘出狂荡、昏暗的时代象征图景,奏响慷慨激昂的时代潮音。在亡国的刺激下,晚清文人以太平洋为场域,展开中国探索、殖民与征服太平洋的强国想象,寻求崛起于太平洋上的兴国之策。晚清太平洋的文学书写在中国被迫融入世界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可谓极具近代气息的一场海洋书写。
2023年03期 v.40;No.177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游佳慧;曲金良;
“落漈”传说记述频见于元代以后的文献记载,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化传说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考察古代史地著作、诗歌小说等文献,划分“落漈”传说在东亚海域的分布区域,梳理各个区域“落漈”传说传播分布的脉络,继而总结各区域“落漈”传说的分布特征,展示“落漈”作为海洋传说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2023年03期 v.40;No.177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游佳慧;曲金良;
“落漈”传说记述频见于元代以后的文献记载,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化传说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考察古代史地著作、诗歌小说等文献,划分“落漈”传说在东亚海域的分布区域,梳理各个区域“落漈”传说传播分布的脉络,继而总结各区域“落漈”传说的分布特征,展示“落漈”作为海洋传说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2023年03期 v.40;No.177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佘诗媛;
作为非裔移民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殖民书写可谓另类,迥异于以提安哥为代表的大多数非洲后殖民作家的惯有立场。其第四部小说《天堂》便将这种另类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书中古尔纳以求实态度揭示了广袤东非土地由沿海到内陆的复杂生态:天堂表象下的本土真实生态美丑交织;多元文化下的内部生态极具破碎性;殖民进程中潜藏着无孔不入的生态危机。殖民书写与生态描绘相互交织、彼此渗透。古尔纳将一度被忽略的东非殖民史化作文学现实,拒绝抹除非洲内部存在的文化差异,直指殖民症结所在,充满批判锋芒。
2023年03期 v.40;No.177 15-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佘诗媛;
作为非裔移民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殖民书写可谓另类,迥异于以提安哥为代表的大多数非洲后殖民作家的惯有立场。其第四部小说《天堂》便将这种另类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书中古尔纳以求实态度揭示了广袤东非土地由沿海到内陆的复杂生态:天堂表象下的本土真实生态美丑交织;多元文化下的内部生态极具破碎性;殖民进程中潜藏着无孔不入的生态危机。殖民书写与生态描绘相互交织、彼此渗透。古尔纳将一度被忽略的东非殖民史化作文学现实,拒绝抹除非洲内部存在的文化差异,直指殖民症结所在,充满批判锋芒。
2023年03期 v.40;No.177 15-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