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海洋文化研究

  • 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法理分析与法治建构

    王茹俊;王丹;

    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细化应用,呈现出“三维合一”、“三阶递进”和“三位布展”的共同体结构特征。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法理意蕴丰富深刻,蕴含法理基础、彰显法治精神、凸显法治担当。在法治层面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要全面把握海洋法治基础,明确海洋法治困局,以国际海洋法治视野统筹推进国内海洋法治与国际海洋法治实施,建构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法治体系,实现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实体塑形。

    2023年01期 v.40;No.175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法理分析与法治建构

    王茹俊;王丹;

    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细化应用,呈现出“三维合一”、“三阶递进”和“三位布展”的共同体结构特征。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法理意蕴丰富深刻,蕴含法理基础、彰显法治精神、凸显法治担当。在法治层面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要全面把握海洋法治基础,明确海洋法治困局,以国际海洋法治视野统筹推进国内海洋法治与国际海洋法治实施,建构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法治体系,实现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实体塑形。

    2023年01期 v.40;No.175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俄乌刻赤海峡争端的管辖权问题研究

    钱江涛;

    克里米亚入俄事件后,俄罗斯和乌克兰围绕刻赤海峡发生了一系列争端。虽然所涉案件出于不同的事实与主张,但均涉及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适用强制争端解决程序的任择性例外情形的解读。针对乌克兰提起的仲裁与临时措施申请,俄罗斯基于领土主权争端和军事活动例外提出管辖权异议,但都被仲裁庭和法庭驳回。仲裁庭和法庭回避刻赤海峡法律地位问题以及提高军事活动认定标准的做法既增加了争端国过度使用武力的可能性,也提高了沿海国在争议海域发生争端时接受强制管辖的风险。

    2023年01期 v.40;No.175 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俄乌刻赤海峡争端的管辖权问题研究

    钱江涛;

    克里米亚入俄事件后,俄罗斯和乌克兰围绕刻赤海峡发生了一系列争端。虽然所涉案件出于不同的事实与主张,但均涉及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适用强制争端解决程序的任择性例外情形的解读。针对乌克兰提起的仲裁与临时措施申请,俄罗斯基于领土主权争端和军事活动例外提出管辖权异议,但都被仲裁庭和法庭驳回。仲裁庭和法庭回避刻赤海峡法律地位问题以及提高军事活动认定标准的做法既增加了争端国过度使用武力的可能性,也提高了沿海国在争议海域发生争端时接受强制管辖的风险。

    2023年01期 v.40;No.175 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BNJ国际协定谈判中的海洋遗传资源争议困境与展望

    范琴琴;卢暄;

    海洋遗传资源(MGRs)是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BBNJ)养护和可持续利用谈判四大核心议题之一,也是新兴海洋战略资源,已成为各参与国谈判时的争议焦点。为推动BBNJ国际协定的制定,谈判中应淡化法律地位之争,树立正确观念,加强惠益分享监管,利用科技提高惠益分享的公正性,建立知识产权规范性。同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在谈判中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协调矛盾,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谈判进程,以期促进全球海洋治理,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01期 v.40;No.175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6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BBNJ国际协定谈判中的海洋遗传资源争议困境与展望

    范琴琴;卢暄;

    海洋遗传资源(MGRs)是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BBNJ)养护和可持续利用谈判四大核心议题之一,也是新兴海洋战略资源,已成为各参与国谈判时的争议焦点。为推动BBNJ国际协定的制定,谈判中应淡化法律地位之争,树立正确观念,加强惠益分享监管,利用科技提高惠益分享的公正性,建立知识产权规范性。同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在谈判中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协调矛盾,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谈判进程,以期促进全球海洋治理,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01期 v.40;No.175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6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管理学研究

  • 旅游者个人信息保护行政规制研究

    龚正;

    加强旅游者个人信息保护行政规制势在必行。基于旅游者个人信息保护行政规制在罚则条款适用、旅游执法、行政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与不足,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或《旅行社条例》中就“旅行社侵害旅游者个人信息”的具体情形作出相应的处罚规定;出台针对旅游者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行业指导性文件;明确旅游主管部门在个人信息监管具体领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执法工作;将“旅游经营者侵犯旅游者个人信息”这一情形纳入旅游投诉受理领域;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行业培训、提升旅游经营者内部旅游者个人信息管理能力。

    2023年01期 v.40;No.175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旅游者个人信息保护行政规制研究

    龚正;

    加强旅游者个人信息保护行政规制势在必行。基于旅游者个人信息保护行政规制在罚则条款适用、旅游执法、行政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与不足,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或《旅行社条例》中就“旅行社侵害旅游者个人信息”的具体情形作出相应的处罚规定;出台针对旅游者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行业指导性文件;明确旅游主管部门在个人信息监管具体领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执法工作;将“旅游经营者侵犯旅游者个人信息”这一情形纳入旅游投诉受理领域;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行业培训、提升旅游经营者内部旅游者个人信息管理能力。

    2023年01期 v.40;No.175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台风应急管理经验对中国防台抗台工作的镜鉴

    吴敏;李秀辉;

    台风是一种作用力强、破坏力大的气象灾害,如何防台抗台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应对的问题。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频发,防范应对台风的体系尚不健全,一次中等规模的台风就会对中国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日本也经常遭受台风袭击,在台风到来前、台风发生时和台风过境后三个阶段都实施了相应的应急管理措施,总结了宝贵的防台抗台经验,可以为中国台风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中国可以通过加大防台抗台科研力度、积极发挥政府核心作用、实时发布台风最新动态、有效开展恢复重建工作等措施提升台风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能力。

    2023年01期 v.40;No.175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台风应急管理经验对中国防台抗台工作的镜鉴

    吴敏;李秀辉;

    台风是一种作用力强、破坏力大的气象灾害,如何防台抗台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应对的问题。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频发,防范应对台风的体系尚不健全,一次中等规模的台风就会对中国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日本也经常遭受台风袭击,在台风到来前、台风发生时和台风过境后三个阶段都实施了相应的应急管理措施,总结了宝贵的防台抗台经验,可以为中国台风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中国可以通过加大防台抗台科研力度、积极发挥政府核心作用、实时发布台风最新动态、有效开展恢复重建工作等措施提升台风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能力。

    2023年01期 v.40;No.175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海上交通安全法》视野下的交通事故船舶溢油污染及其防治

    谭爽;张晏瑲;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其中对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部分进行了规定。由于海上交通事故发生后,有船舶溢油事故发生的可能,探究溢油污染与水上交通之间的联系显得极为重要。为此,应围绕保护水域环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预防和处理水上交通事故,及时发现事故发生的原因,找出当前溢油污染事故处理的漏洞和缺陷,强化应急管理和问责机制,不断完善和落实船舶海洋污染防治法规体系。

    2023年01期 v.40;No.175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海上交通安全法》视野下的交通事故船舶溢油污染及其防治

    谭爽;张晏瑲;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其中对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部分进行了规定。由于海上交通事故发生后,有船舶溢油事故发生的可能,探究溢油污染与水上交通之间的联系显得极为重要。为此,应围绕保护水域环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预防和处理水上交通事故,及时发现事故发生的原因,找出当前溢油污染事故处理的漏洞和缺陷,强化应急管理和问责机制,不断完善和落实船舶海洋污染防治法规体系。

    2023年01期 v.40;No.175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国学研究

  • 新见黄式三文字学著述《对朱氏转注问》述略

    胡世文;钱彦伊;

    晚清黄式三以经史著称于世,其撰写的《对朱氏转注问》因篇幅短小,混编于其“杂著”之中,而未引起学界注意。《对朱氏转注问》从叙述“转注”的由来起笔,总结了历代学者对“转注”的研究,条分缕析了各家之优劣,阐述了黄式三自己的转注观。《对朱氏转注问》是研究黄式三文字学和晚清学术史重要的文献资料。

    2023年01期 v.40;No.175 44-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见黄式三文字学著述《对朱氏转注问》述略

    胡世文;钱彦伊;

    晚清黄式三以经史著称于世,其撰写的《对朱氏转注问》因篇幅短小,混编于其“杂著”之中,而未引起学界注意。《对朱氏转注问》从叙述“转注”的由来起笔,总结了历代学者对“转注”的研究,条分缕析了各家之优劣,阐述了黄式三自己的转注观。《对朱氏转注问》是研究黄式三文字学和晚清学术史重要的文献资料。

    2023年01期 v.40;No.175 44-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古印度唯识学视域下的中国意境说

    黄家庭;

    古印度唯识学的识境论把外境纳入到心识的缘起构成之中来加以讨论,这样就取消了境的实在性,在心识的显现之中,境成其自身,从而避免了主客二分的理论困境。从这一理路来看,中国的意境说正是一个由识之心源所开辟的、境之造化所引发的缘起境域,识与境的冥合体现为情与景的交融,展现为一个不断生成着的、充满生命张力的诗意空间。

    2023年01期 v.40;No.175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古印度唯识学视域下的中国意境说

    黄家庭;

    古印度唯识学的识境论把外境纳入到心识的缘起构成之中来加以讨论,这样就取消了境的实在性,在心识的显现之中,境成其自身,从而避免了主客二分的理论困境。从这一理路来看,中国的意境说正是一个由识之心源所开辟的、境之造化所引发的缘起境域,识与境的冥合体现为情与景的交融,展现为一个不断生成着的、充满生命张力的诗意空间。

    2023年01期 v.40;No.175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濬《南溟奇甸赋》中的“琼人扬琼”作为

    倪浓水;张洁莉;

    海南岛历来给人以荒凉偏远的“外黎”之感,但在明代“粤人扬粤”的影响下,“琼人扬琼”和“海南塑造”也开始成为一种有意识的作为。邱濬《南溟奇甸赋》围绕朱元璋赞美海南岛为“奇甸”展开,立足“奇甸”之“奇”,以辞赋特有的铺陈手法,多角度多层次描述和歌颂了海南岛的美丽和巨大的价值,从而成为了“琼人扬琼”中“海南塑造”的一个经典文本。

    2023年01期 v.40;No.175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濬《南溟奇甸赋》中的“琼人扬琼”作为

    倪浓水;张洁莉;

    海南岛历来给人以荒凉偏远的“外黎”之感,但在明代“粤人扬粤”的影响下,“琼人扬琼”和“海南塑造”也开始成为一种有意识的作为。邱濬《南溟奇甸赋》围绕朱元璋赞美海南岛为“奇甸”展开,立足“奇甸”之“奇”,以辞赋特有的铺陈手法,多角度多层次描述和歌颂了海南岛的美丽和巨大的价值,从而成为了“琼人扬琼”中“海南塑造”的一个经典文本。

    2023年01期 v.40;No.175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外国语研究

  • 语法隐喻视域下埃德加·爱伦·坡诗歌研究

    张琮;赵俊海;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理论创新,具有厚重的理论价值和宽广的应用场域,但在文学语篇分析中的功能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探索。为探索语法隐喻在文学语篇分析中的应用,文章使用UAM Corpus Tool语料标注软件,对爱伦·坡的64首诗歌进行了语法隐喻的分类标注和统计,发现语法隐喻在诗歌中也是常见现象,且具有调节音律、融合主题和增强意境的作用,有潜力成为模糊修辞学研究中的有力工具,并为文学作品的语言学分析提供一条跨学科路径。

    2023年01期 v.40;No.175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语法隐喻视域下埃德加·爱伦·坡诗歌研究

    张琮;赵俊海;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理论创新,具有厚重的理论价值和宽广的应用场域,但在文学语篇分析中的功能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探索。为探索语法隐喻在文学语篇分析中的应用,文章使用UAM Corpus Tool语料标注软件,对爱伦·坡的64首诗歌进行了语法隐喻的分类标注和统计,发现语法隐喻在诗歌中也是常见现象,且具有调节音律、融合主题和增强意境的作用,有潜力成为模糊修辞学研究中的有力工具,并为文学作品的语言学分析提供一条跨学科路径。

    2023年01期 v.40;No.175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译者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倪培民“功夫”哲学观下的《论语》复译

    崔燕;

    四百多年来,《论语》在不断的复译中参与着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已有的六十多个《论语》英译本中,华人学者倪培民2017年出版的《论语》译作独具特色。受其“功夫”哲学观的影响,译者并未竭力直抒《论语》深意,其译文正文“惜字如金”,刻意保留了源文本“模糊”、凝练的特点,是为翻译中的“有所不为”;同时,译者“不惜笔墨”,利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厚的副文本作为“助读”,架起古代圣贤与现代读者之间的桥梁,是为翻译中的“有所为”。读者可通过阅读和思考,获得“参悟”体验,从而修炼关于“生活艺术”的“功夫”。

    2023年01期 v.40;No.175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译者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倪培民“功夫”哲学观下的《论语》复译

    崔燕;

    四百多年来,《论语》在不断的复译中参与着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已有的六十多个《论语》英译本中,华人学者倪培民2017年出版的《论语》译作独具特色。受其“功夫”哲学观的影响,译者并未竭力直抒《论语》深意,其译文正文“惜字如金”,刻意保留了源文本“模糊”、凝练的特点,是为翻译中的“有所不为”;同时,译者“不惜笔墨”,利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厚的副文本作为“助读”,架起古代圣贤与现代读者之间的桥梁,是为翻译中的“有所为”。读者可通过阅读和思考,获得“参悟”体验,从而修炼关于“生活艺术”的“功夫”。

    2023年01期 v.40;No.175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文献学研究

  • 融媒体时代海洋信息资源网络视频服务探索——以海洋类高校图书馆为例

    邵艳;高瑾;

    网络视频作为互联网上的一种主导型媒介,正在重塑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因此,海洋类高校图书馆开展海洋信息资源网络视频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势所趋。文章运用实践调查法和网络调查法分析目前海洋类高校图书馆网络视频服务的现状。从大学生需求的视角提出海洋类高校图书馆开展海洋信息资源网络视频服务的路径:一要建设网络视频运营队伍;二要定制专业化内容;三要建构用户服务体系;四要打造海洋特色品牌,以此增强海洋类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2023年01期 v.40;No.175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融媒体时代海洋信息资源网络视频服务探索——以海洋类高校图书馆为例

    邵艳;高瑾;

    网络视频作为互联网上的一种主导型媒介,正在重塑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因此,海洋类高校图书馆开展海洋信息资源网络视频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势所趋。文章运用实践调查法和网络调查法分析目前海洋类高校图书馆网络视频服务的现状。从大学生需求的视角提出海洋类高校图书馆开展海洋信息资源网络视频服务的路径:一要建设网络视频运营队伍;二要定制专业化内容;三要建构用户服务体系;四要打造海洋特色品牌,以此增强海洋类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2023年01期 v.40;No.175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媒体在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推广中的应用——以舟山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为例

    岑映;方芳;

    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以微信公众号推广地方文献服务为实例,详细阐述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形式、内容以及效果,进一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而拓宽地方文献阅读推广的渠道。

    2023年01期 v.40;No.175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媒体在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推广中的应用——以舟山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为例

    岑映;方芳;

    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以微信公众号推广地方文献服务为实例,详细阐述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形式、内容以及效果,进一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而拓宽地方文献阅读推广的渠道。

    2023年01期 v.40;No.175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村史编纂研究——以舟山市《皋泄村史》为例

    王静飞;

    村史是地方史的重要类型,是乡村振兴的文化载体。通过对村史编纂原则、村史编纂的实施条件及过程进行研究,提出村史要遵循“史”的特点和立足村落特点;村史编纂要重视组织保障、资料收集、编写规范。文章以舟山《皋泄村史》编纂为例,分析其编纂体制、框架体裁、功能价值等特点,展现盛世修史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性。

    2023年01期 v.40;No.175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村史编纂研究——以舟山市《皋泄村史》为例

    王静飞;

    村史是地方史的重要类型,是乡村振兴的文化载体。通过对村史编纂原则、村史编纂的实施条件及过程进行研究,提出村史要遵循“史”的特点和立足村落特点;村史编纂要重视组织保障、资料收集、编写规范。文章以舟山《皋泄村史》编纂为例,分析其编纂体制、框架体裁、功能价值等特点,展现盛世修史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性。

    2023年01期 v.40;No.175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高等教育学研究

  • 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的二维探索

    金玢兵;

    伟大的抗疫精神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厚重的现实教材,扩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是最具感召效应的教育资源。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需要。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可以从两个维度探索路径:一是从思政课程的教育主体和客体角度探讨融入的路径;二是以课程方法论为切入点寻找抗疫精神行之有效的融入路径。

    2023年01期 v.40;No.175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的二维探索

    金玢兵;

    伟大的抗疫精神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厚重的现实教材,扩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是最具感召效应的教育资源。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需要。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可以从两个维度探索路径:一是从思政课程的教育主体和客体角度探讨融入的路径;二是以课程方法论为切入点寻找抗疫精神行之有效的融入路径。

    2023年01期 v.40;No.175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