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德才;
海洋法上半闭海的名称来自于地理学概念,内容是闭海论对海洋自由论的局部反击。半闭海体现的是区域海洋治理,而非全球治理;半闭海要求进行区域多边治理,而非双边治理;半闭海制度倡导区域全面治理,与海洋自由论存在制度冲突。尽管《海洋法公约》中的半闭海条款呈现定位高、制度新的特征,仍属于倡导条款。从地中海、加勒比海的实践来说,半闭海的区域治理是专业化海洋治理的配角,区域渔业管理组织正在主导半闭海生物资源的养护与管理,海上共同开发正在分化半闭海所追求的区域治理。从中国的立场出发,我国应倡导并参与半闭海国际合作,反对域外大国滥用海洋自由,以双边共同开发促进半闭海合作,警惕邻国间的不当开发。
2018年01期 v.35;No.145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程斌秀;蒋小翼;
近些年来陆地和近海现存资源的开发和消亡速度日益增加,人类对潜在资源的渴求推动了国家海洋战略和深海科考技术的发展,海洋资源的勘探活动层出不穷。我国作为参与深海矿产开采活动的主要国家之一,《深海法》的出台既是履行国际义务的表现,更有利于对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活动的合理管控。为了有效加强对深海海底区域环境的保护,针对与国际上相关海洋立法可能出现的衔接问题,国内立法需要进行相应的完善,以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
2018年01期 v.35;No.145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尔升;徐华;
南海渔业从业者行为不仅关系到我国南海海洋权益的维护,还关系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本文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和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将南海海洋渔业从业者的行为量化为不同的指标,研究政策保护、利益驱动对从业者行为的影响,并运用485个调查样本的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策保护中的执法保护对渔业从业者行为影响不显著,政府补贴和利益驱动对渔业从业者行为的影响均显著,且利益的不同表现形式对渔业从业者行为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
2018年01期 v.35;No.145 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倪浓水;
古代海洋生物书写有两大方向:一是生物性夸张,其标志是"大鱼";二是人文意义上的"鱼",在这种语境下,"鱼"常常被进行变异性处理,或者以符图谶纬的形态出现,被赋予了某种政治迹象的外在体现功能,更多时候,它被刻画为一种"人鱼"形象。这"人鱼"又分成"男性人鱼"和"女性人鱼",里面既包含着内陆文明对海洋文明的某种偏向性看法,又折射出男性世界对于海洋社会女性的某种歧视性评价。
2018年01期 v.35;No.145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阮忠勇;
厉志《白华山人诗集》中的咏物诗共计120多篇,在诗集中所占比例极大。厉志的咏物诗大多写自己的闲情逸致,同时也展现了其对理想人格、高尚情操的追求与坚持。山人咏物诗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一是单纯咏物;二是借物抒情;三是托物言志。厉志的咏物诗继承了先秦以来咏物诗的优秀传统,描写细腻,感情真挚,寄托遥深,文字洁净。
2018年01期 v.35;No.145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阮丹丹;傅宗洪;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于基督教抱有既学习又抗拒,既推崇又批判的矛盾态度。周作人从一开始对基督教文化的接受是工具理性的,认为基督教对于"一新中国的人心"很是适宜。基于宗教与文学相通的认识,他结合国民的思想弊病,对基督教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和运用。随着非基督教运动的持续开展,国民的民族情绪空前高涨,他最初设想的基督救国道路最终走向了幻灭。这些变化过程,彰显了一代知识分子在中西文化冲突中对待基督教的复杂态度,以及在国家民族危亡之时启蒙知识分子的救国情怀。
2018年01期 v.35;No.145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