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迟子建作品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蕴On the Eco-Feminist Implication of Chi Zijian's Works
张岚
摘要(Abstract):
中国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融合了西方生态女性主义话语,也渗透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理念。迟子建的创作既有着根植于故土的少数民族萨满文化的影响和汉文化中儒释道思想的辐射,同时又与西方生态女性主义达成了某种默契。她的作品所表现的万物有灵的生态整体观,女性生命与大自然节律的合拍互动,男女两性和谐的性别生态构建,以及顺应自然的生死轮回的生命态度,使她的创作突破了女性主义文学的局限,以开阔的胸襟构建了一座男女两性和谐一体、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栖居的家园。
关键词(KeyWords): 迟子建;生态女性主义;万物有灵;两性和谐;生死轮回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岚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方守金,迟子建:《自然化育文学精灵——迟子建访谈录》,《文艺评论》2014年第2期,第80-86页。
- (2)迟子建,胡殷红:《人类文明进程的尴尬、悲哀与无奈——与迟子建谈长篇新作<额尔古纳河右岸>》,《艺术广角》2006年第2期,第34-35页。
- (3)闫秋红:《神性的异彩——论现代东北作家的泛神论思想》,《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1期,第107-111页。
- (4)[法]阿尔贝特·史怀泽著,陈泽环译:《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 (5)文能,迟子建:《畅饮天河之水·迟子建访谈录》,《花城》1998年第1期,第114-120页。
- (6)王黎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视角》,《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第98-106页。
- (7)[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刘耳等译:《哲学走向荒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
- (8)迟子建,郭力:《迟子建与新时期文学——现代文明的伤怀者,《南方文坛》2008年第1期,第60-66页。
- (9)苏珊·格里芬著,毛喻元译:《女性与自然:她内心的呼号》,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65页。
- (10)迟子建:《序:我能捉到多少条“泪鱼”?》,《微风入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11迟子建:《我伴我走》(日记),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339页。12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6页。13迟子建,阿成,张英:《温情的力量——迟子建访谈录》,《作家》1999年第3期,第46-51页。14孟蒙英:《寻找神秘的萨满世界》,西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15舒晋瑜,迟子建:《吸收各种营养才会健康》,《中华读书报》2000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