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红楼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影响研究回顾The Retrospective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 on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柏以慧,张丛皞
摘要(Abstract):
《红楼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研究是一项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特征,并关乎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在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认定和意义评估的重大学术课题。新时期以来的此项研究在已有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研究视域不断拓宽,价值尺度日趋合理,学理深度持续加强,走过了一条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由浅及深的创新和发展的研究道路。与此同时,相对于《红楼梦》影响的深广度和复杂度而言,目前的研究还存在着尚需开拓和提升的空间,广度的拓宽,观念的更新,方法的改进,是研究继续深化和发展的必要方法和必然选择。
关键词(KeyWords): 《红楼梦》;影响研究;回顾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柏以慧,张丛皞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24.
- [2]王兆胜.《红楼梦》与20世纪中国文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2(3):149-208.
- [3]杨义.《红楼梦》与五四小说[J].红楼梦学刊,1984(1):95-123.
- [4]项文泉.《子夜》对《红楼梦》结构艺术的借鉴与创新[J].湖州师专学报,1989(3):32-37.
- [5]张民权.巴金旧家庭题材小说与《红楼梦[》J].绥化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1-8.
- [6]金宏达.《红楼梦》.鲁迅.张爱玲[J].鲁迅研究月刊,1991(6):43-47.
- [7]吴敏.传统小说艺术的现代性演进——论张爱玲与《红楼梦[》J].红楼梦学刊,1996(4):244-260.
- [8]区展才.红楼梦与无名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47-55.
- [9]王兆胜.《金粉世家》与《红楼梦[》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82-88.
- [10]陈惠琴.在似与不似之间——论《金粉世家》对《红楼梦》接受的得与失[J].红楼梦学刊,2004(1):299-300.
- [11]陈金泉.从《红楼梦》到张恨水小说:中国小说艺术一条永永不竭的长河[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4,19(3):18-24.
- [12]饶道庆.一脉相承:金庸小说与《红楼梦》(上)[J].红楼梦学刊,2000(1):207-223.
- [13]樊星.《红楼梦》与当代文学[J].文艺评论,2003(2):28-36.
- [14]陶小红.雪履无痕,溪影传神——张爱玲后期小说与《红楼梦》美学风格[J].红楼梦学刊,2010(2):56-76.
- [15]方维保.叙事.时代与性别政治——《红楼梦》与《莎菲女士的日记》之比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3):32-35.
- [16]黎荔.《红楼梦》与“五四”新文学观建构[J].社科论坛,2008(4):12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