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野下舟山自由贸易园区建设研究A Comparative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Zhoushan Free Trade Zone
孙建军,董静儿,胡佳
摘要(Abstract):
自由贸易园区是指"境内关外"的特殊经济区域。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初步形成、逐步发展和蓬勃兴起三个阶段,形成了物流集散模式、出口加工模式、商贸结合模式和综合型模式,并表现出了七个共性特征:权威的立法保障、优越的区位条件、便利的监管手续、突出的优惠政策、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强大的集散功能。比对共性特征,舟山应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善条件,争取先行试点自由贸易园区建设,并在目标上突出四大取向:"境内关外"的离岸经济区域、"国际物流"的集散功能定位、"自由港区"的长远目标导向和"区港一体"的发展管理模式。
关键词(KeyWords): 舟山;自由贸易园区建设;比较视野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孙建军,董静儿,胡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双喜,田芯.我国保税区与世界自由贸易区的比较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2-55.
- [2]散襄军.保税区向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自由贸易区转型探讨[J].管理世界,2002(5):132-133.
- [3]张凤清.保税区与自由贸易区的比较[J].港口经济,2002(4):26-27.
- [4]沈世顺.世界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J].国际问题研究,1984(3):50-61.
- [5]祁欣,孟文秀.全球自由贸易园区发展模式及对比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0(6):20-23.
- [6]王耀媛.发展中国家出口加工区比较[J].世界经济,1986(4):75-78.
- [7]成思危.我国保税区改革与向自由贸易区转型[J].港口经济,200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