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为例A Research on Evaluation Indices for the National Marine Science and Education Bases——A Case Study of Zhoushan Archipelago New Area in Zhejiang
叶芳,吴高峰
摘要(Abstract):
为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地方政府纷纷提出建设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的设想,这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规范基地建设。文章通过对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内涵、特征的分析,根据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分别从建设基础、建设成效、建设效益三个层面对海洋科教基地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并初步确立了在指标数据标准化、确定指标权重基础上对各指标值进行综合合成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评价模型。
关键词(KeyWords): 海洋科教基地;评价指标体系;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浙江海洋学院专项课题“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建设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Author): 叶芳,吴高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吴高峰.我国海洋高等教育60年改革发展回顾与展望[J].高等农业教育,2010(4):11-14.
- [2]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统计年鉴[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112
- [3]卫星梦,殷克东.海洋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8):101-105.
- [4]林年冬.在创新中促进海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的互动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9):54-56.
- [5]陈衍泰,陈国宏,李美娟.综合评价方法分类及研究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4(4):69-79.
- ①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打造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的基本设想》一文中,我们根据舟山目前的海洋科技、海洋教育、海洋经济水平以及舟山“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同青岛、宁波、大连等地进行差异比较,得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三步走发展战略:产业型海洋科教基地、强功能型海洋科教基地、内生型海洋科教基地。